作為歲末“壓軸”出場的經貿交流活動,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可謂是今年兩岸企業界規模最大的一場風云際會,是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兩岸對話。
兩岸快評2020-12-11
民進黨當局站在中天新聞臺的“尸體”上慶祝人權日,這一畫面何其暗黑、何其諷刺、何其荒誕!
兩岸快評2020-12-11
近期民進黨政客在島內輿論屢遭批判,早已不是當初“呼風喚雨”的形勢,原因在于臺灣民眾看破,他們擅長的是政治操弄,選舉斗爭,失敗的是處理經濟事務,緩和兩岸關系,終于導致民意支持出現裂痕。
兩岸快評2020-12-11
中國大陸目前不僅是“世界的工廠”,也已變成“世界的市場”,大陸“十四五”規劃和“雙循環”發展格局為兩岸企業界帶來大機遇,也為臺商臺企在大陸發展提供了廣闊舞臺。
兩岸快評2020-12-10
島內強大的反對聲音已經令其疲于應付,此時炒作澳大利亞紅酒議題,或許想借此轉移民眾視線,將大家的注意力拉回到“升高兩岸敵意”的老路上。
兩岸快評2020-12-10
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不斷抬頭之際,經濟高度依賴出口的臺灣地區,要跟即將成為全球最大市場的大陸“脫鉤”,這就是徹頭徹尾的“經濟自殺”行為。民進黨自己要“作死”,誰會蠢到跟它一起陪葬?
兩岸快評2020-12-09
民進黨力推開放美國瘦肉精豬肉進口,盼爭取與美國的雙邊貿易協定,但拜登日前表態暫不打算簽署新的貿易協定。對此,臺經濟部門負責人王美花表示要對美國“將心比心”,卻沒有站在臺灣民眾的角度考慮問題。
兩岸快評2020-12-09
從2013年到2020年,究竟是什么讓黃創夏從一個“資深”媒體人變成了“歡樂戲劇人”?
兩岸快評2020-12-08
據臺媒報道,臺灣行政主管部門推動組織改造,擬將隸屬于臺“行政院”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屬臺“文化部”。改名為“華夏博物館”、“亞洲博物館”。
2020-12-07
從臺灣青年在大陸求學、實習、工作、創業和生活的故事可以看到,許多臺灣青年都在大陸找到了價值、找到了市場、看到了希望。
兩岸快評2020-12-07
臺北市立圖書館近日上架了一本名為《等爸爸回家》的兒童書,內容含解放軍參與抗疫的畫面和“武漢加油”的字樣,遭臺北市議員陳怡君批評稱是大陸“為疫情洗白的宣傳書”,圖書館稱將暫緩該書的上架工作。
2020-12-07
面對這場即將舉辦的盛會,民進黨當局當然會按照慣例出手阻撓。臺灣陸委會日前就表示,民進黨當局“支持”合于規范的兩岸經貿交流,但提醒與會臺灣民眾要注意“兩岸條例”相關規范。
兩岸快評2020-12-07
民進黨當局為了政黨私利和不可告人的目的,勾連外部勢力,不顧臺灣民眾的食品安全和健康福祉,執意開放有問題的外國食品進口,已經引發了島內民眾的極大擔憂和強烈義憤。
兩岸快評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