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臺族譜“聯姻”
設兩岸姓氏族譜對接研究中心
族譜與國史、地方志合稱為國家“三大史”。閩臺之間,就像在廈門,陳、林等為大姓,兩岸宗親交流密切。為此,省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建議,做好閩臺“族譜”之間的“聯姻”。
之前,委員們已赴漳州、泉州,對我省閩臺姓氏族譜對接情況開展調研。調研發現了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我省民間姓氏族譜流失嚴重,收集困難。譜牒知識不普及、缺乏專業指導,民間修譜水平普遍偏低,出版方面也處在無人管理的狀態。對姓氏族譜資料整理、研究不夠、對接則更難。各地之間族譜資料信息交流共享網絡尚未建立。
省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建議,由省里牽頭成立專門機構來統一組織、協調閩臺族譜對接工作,省財政對族譜對接工作要給予必要的扶持。 此外,要廣泛征集民間姓氏族譜文獻資料,鼓勵修繕編寫重點姓氏族譜,并建立網絡數據庫。要對族譜進行深入研究,建議省里成立閩臺兩岸姓氏族譜對接研究中心,設立區域性姓氏源流研究會民間組織,鼓勵兩岸民眾進行“神對神”、“宗聯宗”、“社對社”的對接交流,增強臺胞同根共源的認同感。(駐榕記者 張小燕)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