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化仍存隱憂
大熊貓主題直播大熱,發展前景廣闊,但仍存在很多隱憂。西華師范大學珍稀動植物研究所教授胡錦矗教授指出,近年來熊貓的數量增長,正從“瀕危”走向“易危”,但由于繁殖能力低下,棲息地遭到破壞,它們所面臨生存狀況仍不容樂觀。
熊貓因網絡直播走紅,吸引了不少團隊前往各大園區拍攝。如果是具備相關資質的專業拍攝團隊,由于熟悉熊貓習性,便不會對其造成傷害。但是,如果前來拍攝者不具備相關知識,就會給動物管理者造成困擾。業內人士表示,熊貓對于非專業拍攝者的鏡頭時常會有抵觸,有的拍攝者甚至開啟閃光燈,使熊貓受到驚嚇。
與此同時,由于大熊貓養殖成本較高,養殖難度大,極少數動物園出現商業作秀、“擺拍”,甚至是苛待熊貓的現象,以此來換取經濟收益,嚴重影響到了熊貓的正常生活。
更有甚者,一些地區的熊貓因直播而疲態盡顯。這十分不利于熊貓的保護。究其原因,是商業化途徑較為單一導致熊貓IP濫用。具體而言,就是以熊貓為形象的周邊衍生產品雖然數量不小,但質量參差不齊,普遍科技含量不高且缺乏新意。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