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業(yè)
4年讀博 慢工出細活
論文寫了352頁20萬字
說起當時選研究方向的情景,陳廷湘記憶猶新。“一般學生只會給導師報幾個題,可他一開學就抱了很厚一疊材料過來讓我?guī)兔x,里面有85個題目,都是他平時讀書時記下來的。”
讀博一年級時,他就基本將博士課程修完了,第二年就開始圍繞研究領(lǐng)域,查詢各種資料。老黃研究的領(lǐng)域少有現(xiàn)成資料,只得自己掏錢想方設法查閱。“最開始是去美國國家檔案館、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查,在那邊一呆就是幾個月。”老黃說掃描了七八千萬英文單詞的資料帶回來研究。
四年時間完成博士學業(yè),非常不容易。“有的人可能三年讀完博士,我卻花了四年,慢工出細活嘛。”老黃說,今年3月,經(jīng)過五六次修改,他完成了352頁20多萬字的博士論文,而他的初稿有近40萬字。老黃告訴記者,跟那些想趕快畢業(yè),趕快掙錢、成家的年輕博士生不一樣,他有更多時間讀書、找資料,就會盡量做到最好、做到完美。
記者昨日在答辯現(xiàn)場看到了這本厚厚的論文。對此,陳廷湘教授評價說,“他的論文從思路到材料,再到寫作論述方面都有創(chuàng)新,因為有海外教育經(jīng)歷,他的行文風格和見解也很獨到。”陳廷湘說,老黃的論文質(zhì)量很高,答辯委員會也沒有因為他年齡大就降低要求,在論文盲審的時候就獲得專家的一致認可。
在陳廷湘眼中,黃先生是個認真又樂觀的好學生,在他沒來之前,學校西南文獻中心的桌子總是雜亂無章,老黃看了以后,用管理公司的方法來“打理”,自己拿著掃帚、抹布打掃起來,同學見他這么大年齡還在打掃衛(wèi)生都很自覺,此后,西南文獻中心的衛(wèi)生狀況改善了很多。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