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學習|一個特殊稱謂背后的溫情故事
天天學習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雙擁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diào),軍地雙方要密切協(xié)作,鞏固發(fā)展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團結,共同續(xù)寫愛我人民愛我軍的時代新篇。
習近平總書記與軍隊有著不解之緣。他出身于革命軍人家庭,年輕時曾在部隊工作。
1982年,習近平離開中央軍委,成為一名軍轉干部。在地方工作期間,他十分關心和重視部隊的建設工作,被當?shù)馗刹咳罕姾蛷V大部隊官兵親切地稱為“擁軍書記”。
福州市有一條江厝路。這條路東起福飛路,西至五鳳山名居小區(qū),中段經(jīng)過某部隊營區(qū),是營區(qū)通往外部的主要通道之一。
該部隊原部隊長朱光泉回憶說:“過去,這里可是一段泥濘的鄉(xiāng)間小路,戰(zhàn)備出動面臨著道路窄、行車難的困難,但由于資金不足修不了。”
1992年11月,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到這支部隊調(diào)研時發(fā)現(xiàn)了這一問題。詳細了解情況后,他當即決定幫助部隊籌措資金,修建江厝路。
說辦就辦。經(jīng)過40多天緊張施工,全長2.5公里的重要通道——江厝路于1993年元旦正式通車。此后,部隊進行戰(zhàn)備訓練緊急出動的時間大幅縮短。
在福建工作的17年多時間里,習近平始終關心著部隊建設,為官兵、轉業(yè)干部、老兵和軍烈屬辦了不少實事。
《習近平在福州》一書中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上世紀90年代初,福州的優(yōu)撫對象中軍烈屬有19.5萬戶,占優(yōu)撫對象的88.7%。過去優(yōu)撫補助每人每月50元,習近平同相關同志仔細研究后,決定將補助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
他說:“原來的一些標準、做法,和今天的新情況已經(jīng)不能完全適應了。適當作一些調(diào)整,才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贝撕螅S著物價上漲,優(yōu)撫補助金額也隨之增加。
彼時,部隊物資供應也還存在一定的困難。習近平要求地方必須給部隊提供“四個一”,即:一個好食堂,一塊好菜地,一個好飲水,一個好豬圈。為了確保工作落實到位,習近平還專門下基層實地檢查。
2014年1月26日,習近平主席專程來到內(nèi)蒙古軍區(qū)邊防某部,親切看望慰問戍邊官兵。這是在連隊食堂,習近平主席同戰(zhàn)士們一起用餐。
習近平常說:“我們不搞走過場,我們雙方的感情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擁軍工作的成效絕非一日之功。我們軍地雙方的事情,歷來都辦得很痛快!”
曾和習近平一起工作過的同志回憶說:“習書記所說的‘痛快’這個詞非常直白,而且任何其他的詞都無法代替這個詞所表達的那種魚水之情、兄弟之情!
在福州工作期間,習近平把擁軍提到了相當?shù)母叨。他?jīng)常強調(diào):“部隊的事,是國之大事,也是不尋常的特事。既然部隊的事是特事,那就要特事特辦!闭f到做到、雷厲風行的辦事風格不僅贏得了民心,也凝聚了軍心。
2007年1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來到駐金華某部隊慰問。
“士官家屬來部隊探親住房比較緊張。”交談間,部隊官兵無意中的一句話引起了習近平的關注。隨后,他仔細詢問并了解情況,又與隨行人員商量,最后當場決定劃撥專項資金興建公寓,用于官兵家屬來部隊探親時居住。
同年9月,擁軍公寓開建;次年6月,擁軍公寓正式投入使用。為感謝習近平的深厚擁軍情,部隊黨委在這3幢5層樓房的擁軍公寓旁邊特意立石撰文——“親切關懷福澤軍營”。
如今,作為人民軍隊最高統(tǒng)帥,習近平依舊心系軍營、親身示范,在全黨全社會掀起愛軍擁軍熱潮。
2020年1月19日,習近平主席視察駐云南部隊,深入邊防一線,看望慰問官兵。
每次去基層考察時,習主席幾乎都會到部隊了解部隊建設、戰(zhàn)備訓練等情況。他還常常走進戰(zhàn)士宿舍、部隊食堂、訓練場地、值勤哨所,關心戰(zhàn)士們的衣食冷暖,生活急難。
在會見全國退役軍人工作會議全體代表時,習主席看到時年94歲的老英雄張富清,他立即俯下身,雙手緊握住老人的手,同老人親切交談。
在地方考察時,他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關心老戰(zhàn)士老同志和革命烈士親屬,讓老戰(zhàn)士老同志享有幸福晚年,讓革命烈士親屬體會到黨的關懷和溫暖。
2018年,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推動下,退役軍人事務部掛牌成立。截至2024年4月底,我國先后出臺30多項政策性文件,涉及退役軍人學歷提升、培訓賦能、就業(yè)支持、創(chuàng)業(yè)扶持等方面。10萬多個社會擁軍組織、30多萬家企事業(yè)單位、3萬多個街道和社區(qū)與部隊基層單位結對共建,軍民關系愈加緊密。
習近平主席時常強調(diào):“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團結,永遠是我們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
戰(zhàn)爭年代,“最后一把米,用來做軍糧。最后一尺布,用來做軍裝。最后的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后的親骨肉,送去上戰(zhàn)場”。這首民謠飽含著人民群眾對子弟兵的深情厚愛。
和平年代,在洪澇災害、冰雪災害、山體滑坡、泥石流等重大突發(fā)事件救援中,部隊官兵迅速出動、勇于擔當、沖在一線,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構筑起人民最信賴的鋼鐵長城。
當年在福州工作時,習近平曾賦詩《軍民情·七律》,表達了他對軍隊的深情:“君馭南風冬亦暖,我臨東海情同深。難得舉城作一慶,愛我人民愛我軍。”
“愛我人民愛我軍”不只是一句深情告白,更是雙向奔赴的有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