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中共建‘一帶一路’面臨黃金機遇”
人民網(wǎng)迪拜4月23日電 (記者管克江)艾哈邁德·馬穆里是伊拉克知名學者,曾擔任過庫法大學法學院院長、智庫兩河對話中心主任。近日,人民網(wǎng)記者對他進行了專訪。
去年,艾哈邁德·馬穆里兩次訪問中國。2024年6月,他受中國外交部邀請,訪問了北京和上海的多家大學、智庫和媒體。去年10月,他赴華參加了首屆“中阿文明交流互鑒”國際研討會,并就伊拉克與阿拉伯國家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意義作了演講。
圖為伊拉克兩河中心前主任艾哈邁德·馬穆里。受訪者供圖
談及訪華感受,艾哈邁德·馬穆里說:“中國人民的謙遜與勤奮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中國民眾都樂于助人,勤于工作,善于創(chuàng)造。”艾哈邁德·馬穆里談到他在北京的一個經(jīng)歷。一天晚上他和幾位同事想體驗一下共享單車,但不知道怎么使用。這時候兩名青年人主動過來幫忙,告知需要用手機程序充值。發(fā)現(xiàn)他們沒有微信后,又主動用自己的賬戶幫他們一行四人開啟了自行車,并拒絕收取報酬。“他們說,‘你們是我們的客人’。”艾哈邁德·馬穆里表示,中國年輕人的這句話讓他非常感動。
艾哈邁德·馬穆里表示,伊拉克與中國的交往源遠流長。共建“一帶一路”是一項宏大的發(fā)展合作倡議。伊方愿意積極參與。另一方面,各方也在探索如何在這一過程中廓清伊方的角色。當前,在伊總理蘇達尼主導下,伊拉克正在啟動連接海灣到地中海的通道建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巴士拉的法奧港。作為伊拉克“發(fā)展之路”基建計劃的起點,法奧港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擁有近1億噸吞吐量的港口。他指出:“伊中共建‘一帶一路’面臨黃金機遇,加強合作對雙方都有利。”
貧困是人類社會頑疾。艾哈邁德·馬穆里表示,擺脫貧困是新中國成立以后孜孜以求的目標。新時代中國實現(xiàn)了全面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創(chuàng)造了減貧奇跡。不僅如此,中國為以中國式現(xiàn)代化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制定了路線圖和時間表。
他認為,中國的發(fā)展成就體現(xiàn)出多種特質,如科學規(guī)劃、注重實際、人文關懷等。中國還是一個傾聽者,而不像某些國家只會夸夸其談。中東地區(qū)發(fā)展迫切需要借鑒這些特質。
艾哈邁德·馬穆里表示,當今世界面臨多重挑戰(zhàn),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全球發(fā)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等,提出了應對人類共同挑戰(zhàn)的中國方案。“人類同處一個地球,必須攜手應對挑戰(zhàn)。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在危機中獨善其身。中方倡議為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共同發(fā)展、實現(xiàn)互利共贏注入穩(wěn)定性和正能量。”
(人民網(wǎng)海瑟姆·穆扎恩參與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