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素金聲丨PMI連續兩月擴張,展現中國經濟強勁韌性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近日發布,3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5%,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制造業景氣水平繼續回升,連續2個月運行在擴張區間。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平穩開局,創新動能更加強勁,發展態勢向新向好。制造業PMI連續兩個月擴張,顯示中國經濟呈現多方面的積極變化,也為全年經濟穩定增長奠定了基礎。
PMI連續兩個月擴張,顯示出中國經濟韌性。
供需兩端協同增長,助推PMI持續擴張。從分項指數來看,3月份,制造業新訂單指數為51.8%,較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運行在51%以上。需求端加快增長,提振企業生產意愿,生產指數為52.6%,連續2個月運行在52%以上。供需雙雙回升,不僅提升了市場信心,也穩定了企業預期。3月,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3.8%,連續6個月運行在54%左右的較好水平。
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加劇的背景下,中國外貿展現韌性和活力。前2月,成都航空口岸進出口同比增長21.8%,上海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廣州對東盟進出口增長45.2%。
PMI連續兩個月擴張,涌動著中國創新活力。
比亞迪發布超級e平臺,刷新多項全球量產技術紀錄;全球首款 30 寸以上的視頻電子紙顯示屏在廣州發布,大尺寸彩色電子紙邁入動態顯示時代;超大直徑泥水盾構機“通澤號”正式下線,我國高端地下工程裝備研發實現新突破……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經濟增長新動能加快上升,3月,裝備制造業PMI新訂單指數創2023年4月以來的新高。
在剛剛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上,“創新”是參會者談論中國經濟時的高頻詞。“中國穩定的經濟增長和技術創新能力,為區域和全球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信心,將成為全球增長的關鍵驅動力。”“中國企業在技術創新上不斷突破,產業升級速度超出預期。”“創新”成為中國制造業的鮮明標簽。
PMI連續兩個月擴張,也離不開一系列政策協同發力。
發行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力擴圍,加快釋放消費潛力;計劃募集資金5200億元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資本,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出臺穩外資穩外貿政策措施,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一系列政策發力顯效,帶動制造業持續回暖升溫。
今年1至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比上年全年加快0.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1%,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47.7%……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將持續發力,助力經濟回升向好,支撐制造業回升。
從制造業PMI回升釋放,能感受到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發展潛力。但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面對困難和挑戰,還需加強政策合力,釋放內需潛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加快融合,推動經濟繼續回穩向好,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