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丨中國經濟的暖意、新意、誠意
新華社北京4月4日電 題:中國經濟的暖意、新意、誠意
新華社記者高文成
玉蘭初綻、海棠含香,合作共贏的春潮涌動。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博鰲亞洲論壇、中關村論壇三場高層次論壇2025年年會次第啟幕,吸引大批海內外嘉賓共赴東方之約。會場內外,跨國公司尋覓合作機遇,宣布增資擴產,展現出對中國經濟的充分信心。當前全球經濟增長面臨多重挑戰的背景下,這場“春之約”更顯意義非常:跨國公司將目光投向東方,從巨大的市場潛力、充沛的創新活力以及穩定的政策預期中感受中國經濟的暖意、新意、誠意。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明顯,消費市場熱點紛呈,消費潛力持續釋放。今年前2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0%。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十大任務之首。《華爾街日報》等外媒認為,中國的消費和工業生產等領域展現出“令人驚訝的強勁跡象”。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多家外資金融機構最近紛紛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外資企業對中國市場的信心不斷增強。國際醫藥巨頭阿斯利康宣布未來5年投資25億美元,在北京建立第六個全球戰略研發中心;全球化工巨頭巴斯夫正在廣東湛江建設總投資額約100億歐元的一體化生產基地;上海浦東再迎13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4家外資研發中心……這些數字再次印證: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相信中國就是相信明天,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市場有“暖意”,產業有“新意”。寶馬正深化與中國領軍科技企業的戰略合作,深度融合云端交互能力與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個性化體驗……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上,跨國公司負責人紛紛分享在中國攜手創新的精彩故事。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上,“機器人書法家”揮毫潑墨,15家企業的近百臺機器人在迎賓、交流、主持、表演、服務五大類核心場景中展示具身智能技術的商業化潛力……在中國,豐富的消費場景、良好的創新生態和完善的產業平臺,使得科技突破不斷涌現,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加快推進,助力外資企業盡展優勢能力,在全球競爭中贏得先機。“中國的創新正不斷給世界帶來驚喜。”西門子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博樂仁說,面對增長從何而來的難題,中國已經給出了答案:以高技術、高效能,追求高質量的增長。
“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鼓勵外國投資者擴大再投資”……中國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強烈信號讓外資企業感受到了互利共贏的中國“誠意”。中國加強外商投資立法,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積極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打造透明、穩定、可預期的政策環境,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從最早190項縮減到現在的全國版29項和自貿試驗區版27項,制造業領域已實現“清零”……一系列務實行動為外資企業在華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在個別國家奉行保護主義、擾亂全球經營環境的當下,中國穩定的政策供給與跨國公司維護產供鏈穩定的需求同頻共振,為世界經濟注入了寶貴的確定性。“我們應當全力消除壁壘,而非增設壁壘。”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說,應對全球性挑戰需要深化國際合作與產業融合,而非反其道而行之。聯合國前秘書長、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說,中國高水平開放具有重要意義,將為亞洲乃至全世界帶來新的機遇。
“暖意”帶來信心,“新意”激發動力,“誠意”拉緊紐帶。外資企業投資中國、深耕中國,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參與者,是中國改革開放和創新創造的重要參與者,是中國聯通世界、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參與者。在這一過程中,外資企業普遍得到豐厚回報,不斷發展壯大,也同中國人民結下深厚友誼。展望未來,從這場“春之約”再出發,中國將同廣大外資企業一道,在這片生機盎然的大地上擴大合作,不斷書寫互利共贏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