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大數據人才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央視網消息:“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把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作為加快發展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首要任務。目前,我國發展正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性也更加凸顯,一種新的職業——供應鏈管理師應運而生。
在蘆昕的電腦里有幾十萬條數據,其中包括全球天氣、原材料價格、工人工資和大宗商品期貨走勢等等。蘆昕說,這些看起來沒什么關聯的數據,實際上是影響輪胎原材料的重要因素,也是她作為輪胎行業的供應鏈管理師日常工作決策的重要依據。最近,她發現一項原材料的數據出現異常。
浙江省杭州市供應鏈管理師 蘆昕:往期到這個節點上,全乳(橡膠)大概能有個20多萬噸,但今年的話只有十幾萬噸的庫存,按照往期的消費速度,這個量不太夠用。
隨后蘆昕向工廠發出了預警,900多公里外的一家輪胎生產工廠立即對原材料進行了補貨,提前避免了因為原材料短缺而引發的成本上漲。
某輪胎公司董事長 余飛鵬:預計整個行業的成本應該能下降20%,這也大大促進了整個國內物流成本的降低。
蘆昕監測到的這項原材料產地少季節性強,一旦短缺,工廠不僅會提高成本,也會面臨重要原材料短缺而不得不更改制造配方的窘境。作為一名供應鏈管理師,蘆昕將根據自己對產業的深刻理解,在大量數據的支撐下對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做出綜合判斷,及時進行統籌調整,保障供應鏈安全穩定。而目前,面對巨大的需求,我國供應鏈管理人才供給仍然嚴重不足。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 任豪祥:今后三年內,我們國家供應鏈人才需求大概有430萬缺口。目前,我們的人才培養還處于啟動階段,(未來)發揮社會方方面面的力量盡快提升供應鏈人才短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