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新疆】天山南北特色多 新疆深秋韻味足
藍天白云金地毯,微風拂面葉翩翩。近日,一段由新疆博樂市市民邱女士拍攝的秋景視頻,獲得了全國網友兩百多萬次的點贊。這段僅10來秒的視頻記錄了博州溫泉縣當地的一個公園內金黃樹葉鋪滿地的景象,網友紛紛感嘆“原以為只存在于畫中的美景竟然真實存在”。
10月,國內外眾多熱門旅游目的地迎來賞秋旅游旺季,紅楓、胡楊林、銀杏等賞秋景致熱度直線上升。根據途牛旅游近日發布的《2018四季度全球旅游目的地熱度指數》顯示,新疆的深秋景色成為國內熱門旅游目的地。
目前各地游客前往和田、喀什等地旅游的熱情很高,兩地酒店每日入住率達到90%以上,旅客需要提前訂酒店才能住上,再掀新疆旅游熱潮。
每年十一月份,新疆的深秋以其獨有魅力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游客,為了讓游客們在賞秋景的同時能夠更好地感受新疆地方特色,全疆各地也紛紛通過舉辦秋季游+文化、秋季游+美食瓜果等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充實著深秋旅游內容,讓遠道而來的游客們在賞秋景的同時,了解西域文化,品嘗新疆特色瓜果。
聽箜篌吟唱千年浩瀚 新疆的深秋一片歡騰
站在大漠深處沙山之巔,靜觀大漠日出的絢麗,目睹夕陽染沙的繽紛,相信多數來過新疆的游客都曾感受過這浩瀚沙漠美景,但你可曾感受過在沙漠里聽著世界上最早的撥弦樂器“箜篌”所帶來的絕妙美樂么?10月20日,且末縣在當地沙漠公園舉辦沙漠星空箜篌音樂會:在塔克拉瑪干沙漠,漫漫黃沙,滿天星辰,古韻飄飄,琴音綿長……
說起且末縣與箜篌的淵源還要追溯到1996年,當年且末縣扎滾魯克古墓出土了兩件距今2700年的木豎箜篌實物震動了世界音樂學術界,使一直以來只有文字壁畫記載的箜篌有了實物佐證,也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為“世界上最早的彈撥樂器”。今天,作為“沙海遺珠”的箜篌古樂也被賦予了新的靈魂和文化生命。
試想一下,在安靜的夜空里,抬頭便是那滿天繁星,傳承超過3000年箜篌的樂曲聲回蕩在沙漠上空,悠遠而動聽,讓人仿佛置身千年之前,感受古韻的獨特魅力……
來自江蘇的游客趙女士在欣賞了音樂會后說:“音樂會的樂曲優美,曲調悠揚,太震撼了!”她說,這是第一次在沙漠里面欣賞箜篌音樂會,現場穿越了千年的旋律在耳邊回響,音符就像一顆顆沙粒輕輕叩人心扉,感受著時空的變換和充盈空靈的音樂,現場仿佛也蒙上了一層神秘而夢幻的色彩。
據悉,早在2015年5月,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文化產業振興的雙重作用下,中國音樂家協會箜篌研究會秘書長、著名箜篌藝術家魯女士攜其箜篌團隊與巴州且末縣攜手建立了新疆唯一的一所箜篌公益教學基地及師資培訓基地。
據了解,截至目前,已有40余名來自且末當地、庫爾勒、若羌的初高中生、大中專、本科生,以及箜篌演奏愛好者報名跟魯女士學習箜篌演奏相關知識。
“之所以將箜篌音樂會定在10月中下旬,也是為了與我們的紅棗節、胡楊林節慶等活動相串聯,讓遠道而來的游客們在且末感受不一樣的深秋。”且末縣文廣局工作人員說。
看過新疆的山,游過新疆的水,新疆靜謐夜空也逐漸成為游客們追捧的風景。2018中國體育旅游露營大會羅布人村寨站就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
對于首次來新疆旅游的長沙游客段先生來說,10月20日開始的露營大會是他這次旅行最期待的部分。“都說新疆的美與眾不同,我一直希望來新疆旅游,這次看到有露營大賽并且活動內容特別豐富,心動不已的我就立刻報名了。”
除此之外,托里縣的胡楊林觀賞、攝影活動、鄯善縣沙漠汽車越野賽等一系列活動都讓新疆的這個深秋更加出彩。
碩果在秋日成熟 新疆的深秋處處飄香
25歲的羅女士是來自江蘇的游客,對于“吃貨”的她而言,到達新疆的第一站就去了極具民族特色且擁有眾多特色新疆美食的和田縣,在那里她還剛巧趕上了首屆“石榴王”評比大賽活動。
看著評選現場一個個皮薄汁多個大的石榴,羅女士一口氣吃了三個仍覺得不夠過癮。“籽粒透明似明珠,果汁濃甜似蜂蜜”這是羅女士對皮亞曼石榴的評價,吃完之后,她還當即購買了一箱郵寄給家里的父母,讓他們也嘗嘗新疆甜如蜜的皮亞曼石榴。
在新疆,只要一提起石榴,人們馬上就會想到皮亞曼石榴。它的原產地和田地區皮山縣皮亞勒瑪鄉現正逢收獲的季節。從最初的四棵樹到現如今的全鄉2.4萬畝范圍種植,石榴成為皮亞勒瑪鄉農民的“金果果”,石榴種植業已成為鄉里的支柱產業,人均年收入達到1.6萬元。
“皮亞曼”石榴,以粒大、汁多味甜聞名疆內外,并走向全國。就2017年一年,皮山縣皮亞勒瑪鄉石榴銷售量達到7800噸,今年更是預計將達到9000噸。
如今已經去過和田,走過喀什,游過吐魯番的她用“新疆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來表達她對新疆的喜愛。
避開夏日旅游旺季,特意選擇“十一”假期過后才來到新疆旅游的羅女士笑著說:“出發前我做足了功課,十月的新疆不僅景美,而且碩果累累,美食豐富。”
而來到新疆必不可少的要吃一次拌面,因為新疆人的胃是拌面撐起來的胃PLUS。而說到拌面就不得不提托克遜拌面,其筋道、滑軟的口感深受大眾喜愛。
如果你在這個深秋來到托克遜旅游,那么你不僅有眼福更有口福了。因為托克遜即將舉辦拌面文化節,一想到空氣中都是香噴噴的過油肉味,整個人都開始餓了。
托克遜縣是古絲綢之路上的著名驛站,南來北往的人流、車流途經匯聚于此休憩、用餐。用餐的商旅、過客多以食用當地美食托克遜拌面為主。長期以來,托克遜拌面廣泛吸納天南地北過客、食客的意見建議,從細節入手,博眾家之長,不斷改進制作工藝,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托克遜拌面”風格。
除此之外,阿拉爾市蘋果文化旅游節、瑪納斯縣葡萄酒節、若羌縣紅棗節、阿克蘇蘋果文化節、富蘊縣美食大賽、鄯善縣美食評比等節慶活動,都讓遠道而來的游客在欣賞秋季美景時也能品嘗到新疆的美食瓜果。各地的特色活動為新疆旅游增添無限樂趣。
特色活動帶動產業 發展帶活城市旅游
“春天賞花、夏季消暑、深秋采摘、冬嬉冰雪”,這是近年來我區各地發揮天然優勢,利用自然、氣候等特色唱響的新疆旅游“四季歌”,改變了以往新疆旅游“冷熱不均”、淡旺季差異巨大的現狀,使我區的旅游向四季均衡的全季全域旅游新格局邁進。
金秋的新疆碩果累累,風景宜人,通過舉辦特色活動將二者巧妙融合,既成為向眾人展示宣傳地方特色的窗口,也成為發展旅游的推手。
在若羌縣,紅棗就是若羌農民增收致富的“搖錢樹”,這里地處塔里木盆地東部海拔800米左右最佳地勢,沙漠干熱高溫與阿爾金山冷空氣晝夜在此交鋒,形成特大日溫差,造就了中國精品紅棗之鄉。經過近20年的發展,紅棗產業已經成為若羌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在紅棗產業的強勢帶動下,當地棗農的人均年收入已經超過3萬元。
十多年來,若羌縣抓住紅棗產業不放松,成為中國西部最優紅棗核心區,若羌紅棗先后被授予“新疆十大農業名牌產品”“中國紅棗優質產品一等獎”“中國綠色食品上海博覽會暢銷產品獎”“中國(國際)首屆棗業博覽會金獎”“2008年奧運果品推薦獎”等諸多榮譽稱號。
日前,若羌第十二屆樓蘭文化·紅棗節在成都舉辦,10萬顆優質若羌紅棗免費品嘗、若羌紅棗展示展銷活動、樓蘭歌舞表演等活動讓蓉城市民在家門口體驗到了樓蘭文化,又再一次打響了“若羌紅棗”這一品牌。
而之前,阿克蘇曾借助舉辦的蘋果文化旅游節,先后推出了四條“一日游”線路,以此提升阿克蘇地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讓地區旅游發展上升到了一個新臺階。
深秋的新疆不僅僅是金黃色的,更是石榴的紅色、初雪的白色、湖水的藍色,新疆的深秋值得被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自治區旅游發展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說,新疆深秋景色迷人、氣溫適宜、作物豐收,多種優勢促熱新疆的秋季旅游,各地州從最初主推秋景到如今通過開展特色活動豐富秋季旅游,也為推進新疆全域旅游、跨界游和四季游起到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