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鐵路勾畫“新”雄安美好前景
2月28日,北京至河北雄安的城際鐵路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是雄安新區建設的首個重大交通項目,建成后乘坐火車30分鐘即可從北京城區到達雄安新區。
北京至雄安新區城際鐵路開通后,線路將會連接北京西站、雄安新區以及商丘的高鐵,與津保鐵路、津秦鐵路和京廣鐵路聯通,也將會徹底打通雄安新區和京津冀地區以及全國主要城市的高速鐵路網絡運輸通道。換言之,北京與雄安新區的城際鐵路不僅是雄安與北京聯系的大通道,同時也會把雄安這個“新地界”納入到全國高鐵網絡當中。
雄安,位于廣闊的華北大平原上,同時也是華北重要的水源地——白洋淀的所在地。在此之前,從北京到雄安只有幾條公路相連接,曾幾何時,北京以及周邊區域要想去一趟白洋淀,需要坐一段汽車,一天的來回時間都要消耗在路上。也曾幾何時,白洋淀區域也作為整個京津冀地區的后花園成為附近地區的人們周末度假以及度長假的地方。
雄安,人們或許不怎么熟悉它,或許在地圖上要找好久的地方,它的名氣,遠遠沒有白洋淀大。但在去年,黨中央、國務院下發了對雄安新區“開發”和“改造”的號角,并且以“千年大計”來形容此次的雄安新規劃。僅習近平總書記就連續數次對雄安進行考察和批示,把雄安新區的建設提升到了國家和區域發展的高度來進行重視。
雄安再一次像改革開放初期的深圳、在改革熱潮中起始的浦東、在成熟期開始重視和建設的天津新港一樣,成為國家重點建設目的地,成為改革開放中的新地標。新的雄安新區建設,不光是高樓大廈,還是經濟、文化、生態文明中心,它將會打破人們的印象,它屬于未來,它的規劃與開發,標志著中國發展的新模式與新方向。
要想富,先修路。北京至雄安新區城際鐵路的開發必然要讓交通先行。然而,今天的中國,特別是在像雄安這樣一個標志著中國未來進入全新開發全境和標志的地區,道路的通達也不僅僅是通往富裕之路。雖然道路必然是基礎性建設,隨之而來的,也將會是全新的開發與建設模式。這是一次全新的嘗試,是一次新中國成立以來建設新階段的地標性跨越,同時也將會展示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新成果的大舞臺。屆時,人們會看到一個新的雄安,新的京津冀,新的華北,甚至新的改革開放的前沿。屆時,人們會重新以全新視角看待雄安,看待這片曾經沉睡在廣闊平原上的小小“角落”。
“火車一響,黃金萬兩”。但是,人們卻不要忘了,在這個新速度與新面貌快速改變的時代下,雄安,也必將會帶給這個世界全新的面貌與驚喜。交通與信息的承載是它的基礎,在未來,雄安會讓人們不斷改變現有觀念,改變對新區域建設的認識,甚至改變對中國的認識。(中國臺灣網網友:向帥)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