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臺灣的經濟被誰綁架?
大陸在服貿協議中作出的這些讓利,對臺灣的整個經濟到底意味著什么?王建民表示,兩岸簽署ECFA包括服貿協議,是為臺灣經濟發展找到一個新的出路。“我對臺灣經濟的態度一直不太樂觀,因為這么多年來臺灣經濟隨著民主化的發展反而在倒退。民主化越發展,臺灣經濟越衰退。”他說,臺灣工資已經長達10多年未漲,這就可以看出臺灣經濟多不景氣。那么,臺灣經濟過去為什么能起飛?就是因為走向了開放型經濟,使得資源得到了充分配置,從而發揮了最大的經濟效益。WTO成員有400多個,現在正在談的TPP、RECP等也都在尋求區域經濟合作法則。然而,當前的臺灣,拒絕開放、拒絕經濟自由化,這種“鎖島”甚至是“閉島”的政策,縱容了臺灣經濟的衰退。
王建民認為,只有開放,參與經濟整合,臺灣經濟才能找到新的出路,從而得到發展。他說,無論ECFA還是服貿協議,最核心的是市場相互開放、經濟自由化。兩岸簽署經濟協議,本來就是全球經濟區域合作的趨勢,沒有任何一個經濟體能夠避免。現在大陸經濟是全球最有活力的經濟,也是發展最穩健的經濟,全球都在爭取大陸的市場。大陸改革的紅利、和平發展的紅利對臺灣經濟而言都是非常好的發展機會,臺灣應該借助服貿協議這個平臺,趕緊抓住大陸改革發展的好機會,在大陸爭取更多的市場,這對臺灣經濟的幫助將非常之關鍵。
有人說ECFA效益不明顯,王建民表示,“這是胡說八道,不了解實情。”如果沒有兩岸ECFA的簽署,沒有兩岸經濟合作,沒有大陸對臺的開放,臺灣的經濟將會很慘。正是因為ECFA的簽署,增加了企業的信心,使得臺灣經濟創造了活力。所以,如果阻擾服貿協議的通過,最終傷害的不是大陸經濟,而是臺灣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