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拔萃:兩會會談成果豐碩 和平發展人心所向
多年來,筆者頗為關注民進黨發動的大規模活動,也多有著文評論,認為絕不能把參加活動的民眾簡單的歸類于“臺獨”的支持者,民眾之中,當成參加嘉年華會的有之,對當局施政不滿的有之,要求改善經濟民生的有之,凡此種種不一而論。也大可不必把民進黨看成鐵板一塊,都是一些堅持“臺獨”立場,無藥可治的死硬分子。由于種種原因,造成一些人的“臺獨”傾向,但又由于血脈基因及無處不有的中華文化,某些不愿意承認他們是中國人的“臺獨”人士或支持者,在他們的深層意識中,仍然存在著自己是中國人,臺灣屬于中國的記憶。島內特殊的政治生態及極為吊詭的政治氣氛,使臺灣問題顯得敏感與復雜。 新的一年,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充滿希望和挑戰。從臺灣民眾票選“盼”字作為代表字,從兩會互贈禮品,海基會的“安和升祥”,海協會的“和平發展”,都飽涵著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兩岸互利雙贏的良好祝愿和熱切期盼。 和平發展順乎潮流,合乎民心,也是兩岸同胞共同的信念與意志。盡管前進中有艱難險阻,有狂風惡浪,但任何政黨或政客,為一黨一己之私,違逆潮流,違背民意,必然以“螳臂擋車”為下場。 筆者認為,在新的一年,大陸方面必將會以更自信、更開放的態度,排除一切干擾,更積極、更主動地把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向前推進。對國民黨、馬英九當局而言,堅持和共同推進兩岸關系,是唯一有光明前途的陽光大道,由不得猶豫與徘徊,一旦畏縮或退卻,勢必拋棄,被取代。民進黨若要生存發展,爭取在島內執政,同樣由不得他們不重新思考兩岸關系和調整策略,即使“死鴨子嘴硬”,不肯公開放棄“臺獨”主張,在實際中也必然會有所收斂、有所變通,瘋狂的“臺獨”叫囂和暴力路線,必將使其離爭取執政越走越遠,距沉淪越來越近。新的一年,筆者對兩岸關系及和平發展前景較為樂觀。 新的一年,以國共平臺、兩會機制繼續深化兩岸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建立“和平發展委員會”,探討包括正式結束敵對狀態,簽署和平協議,兩岸政治定位等議題可雙執并行。在擴大各界交流、人員往來不擔心因啟動政治對話受到沖擊,在探討政治議題可能引起爭議時不影響發展中的兩岸關系。筆者認為,有“反對臺獨”、“九二共識”為基礎,兩岸同胞有足夠的智慧做到這一點,而且能做得合情合理,做得恰到好處。再者,國際大環境與兩岸的政治氛圍也已具備了這樣的條件。筆者期盼,國民黨、馬英九能鼓起勇氣,與大陸方面大膽地跨出關鍵一步,共同突破政治瓶頸,深化和平發展,造福兩岸同胞。(作者董拔萃,菲律賓和統會秘書長)
(本文不代表中國臺灣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