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晚發生在倫敦的恐怖襲擊事件造成7人死亡、48人受傷,警方指認的襲擊者中至少有兩名英國公民。這些人是如何被極端思想“洗腦”、成為恐怖分子的?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在4日發表的聲明中把本土極端思潮散播歸咎于互聯網,認為網絡平臺監管不嚴、為恐怖組織蠱惑群眾和招募新成員提供了“安全空間”。一些研究極端主義的專家則認為,比起網絡傳播,線下恐怖社團的蠱惑更危險。
【極端化,不該只由互聯網負責】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極端化國際研究中心主任彼得·諾伊曼、副主任希拉茲·馬希爾共同為英國廣播公司撰寫了關于“極端化”發生原因的分析文章。文章指出,本土人員“極端化”過程很少是在互聯網上單獨完成的。
這一研究中心追蹤近5年來前往敘利亞和伊拉克戰場的外國戰斗人員,收集將近800名在西方國家長大、卻被吸收進“伊斯蘭國”等極端和恐怖組織的人員信息,包括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的足跡,發現互聯網在傳播極端思想方面的作用可謂“復雜”。
胡拉姆·巴特是3日晚在倫敦橋附近被警方擊斃的三名襲擊者之一,其“極端化”過程可以說明這一點。
巴特的朋友告訴媒體,他發現巴特通過互聯網成為艾哈邁德·穆薩·賈布里勒的追隨者后,曾向當局舉報。賈布里勒是一名住在美國密歇根州的巴勒斯坦裔激進神職人員,在網上成功蠱惑了很多西方國籍的追隨者前往敘利亞參加“圣戰”。
[責任編輯:郭碧娟]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