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遼寧省信用工作會議在沈陽召開。會議提出,今年該省將擴大企業(yè)信用報告應用范圍,逐步建立行業(yè)信用準入機制,同時建立公務員及重點人群信用檔案。(3月1日《遼寧日報》)
與普通群眾相比,公務員信用如何影響更大。倘若公務員不守信用,導致的惡果將是失信于民,進而影響到政府的形象和權威性。然而,長期以來,少數(shù)公務員缺乏作為政府行政管理者應承擔的誠實守信責任,為了早出政績,采取短期行為,甚至不惜造假;有的辦事公開度不夠高,從部門利益或個人利益出發(fā),隨意承諾卻不認真踐諾;有的甚至吃拿卡要,欺詐百姓,貪污受賄,敗壞了國家公務員形象,降低了政府在社會公眾中的信用度。
公務人員失信,不僅會導致政府公信力流失,使政府和民眾之間產(chǎn)生無形的隔閡,甚至會影響黨的執(zhí)政能力,動搖黨的執(zhí)政基礎。因此,建立“公務員信用檔案”,無疑是務實之舉。其好處至少有三:一是可以有效制約公務人員的行為,使其為公眾作出誠信的榜樣,推進全社會誠信觀念和信用體系的建立。二是可以彌補以往在干部政績評定中只看數(shù)字,以數(shù)字定政績,而不管數(shù)字是從哪兒來,統(tǒng)計真實不真實,手段正當不正當?shù)牟蛔恪H菫楹饬扛刹康恼w素質(zhì)提供直接證據(jù),有利于更好地選拔使用人才,真正把德才兼?zhèn)涞娜诉x上來。
當然,好的制度還須好的執(zhí)行。“公務員信用檔案”在建好的同時,關鍵還要用好,要通過加大對失信的公務員的問責力度,給守信者以獎勵,給失信者以嚴懲,切實發(fā)揮出公務員信用檔案的約束作用,讓公務員信用檔案真正體現(xiàn)誠信,才能讓廣大群眾真正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