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臺企積極探索轉型發展從“制造”邁向“智造”
中國臺灣網4月7日訊 生產車間內機器運作的隆隆聲不絕于耳,工人們埋頭忙著趕制訂單,連日來,位于海州工業園的臺資企業連云港愛仕沃瑪技術紡織有限公司內一派忙碌景象。“這幾年,我們投入286萬元改進設備技術,公司的生產能力、產品質量有了質的飛躍。現在,我們的產品技術和風格更加成熟多樣,客戶群體也在進一步擴大。”公司總經理特助李春輝說道。
日本豐田、意大利舒美特等先進織造設備的引進,構建了一條智能化高科技的無縫服務鏈,極大地提高了企業生產效率,拓展了客戶群。這是連云港臺企面對復雜經濟形勢和疫情雙重壓力,積極適應新市場變化,主動擁抱新市場,加速傳統制造“智能化”轉型的重要例證。
走進東海高新區臺玻東海玻璃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明亮整齊,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的系統無死角在這里實現了全覆蓋。臺玻使用當今國際最先進設備,擁有800噸/日和550噸/日生產線各一條,主要生產2.8—12mm高檔玻璃。引入循環經濟理念,建有9MW余熱發電裝備,配備完善的脫硫脫硝、除塵設備,實現綠色生產。
臺玻通過企業內部的安全生產指揮中心,可以全程監控生產現場,保障產品的生產質量、設備運行、員工工作狀況等信息。臺玻總經理陳月進表示,2020年我們一度受到疫情沖擊,但憑借科技創新和生產線智能化改造,企業訂單飽滿,實現了逆勢飛揚。臺玻集團計劃再投資10億元(其中增資3000萬美元),在東海廠區建設日產1250噸高檔玻璃生產線一條,并進行節能減排、技術升級,屆時臺玻將建成世界單體最大的玻璃生產線。(中國臺灣網、連云港市臺辦聯合報道)